AI改写文章的指令,说白了就是你希望AI怎么帮你修改文字。想让AI帮你干活,你得先学会怎么跟它说话。指令给得越清楚,它改出来的东西就越接近你想要的。不同的指令类型,对应的效果和使用场景也完全不一样。
最基本的一类指令是“风格转换”。这类指令的目的就是改变文章的语气和风格,让它更适合特定的读者。比如说,你写了一篇关于区块链技术的分析文章,里面全是专业术-语,普通人根本看不懂。这时候你就可以给AI一个指令:“把这篇文章改写成一篇向中学生介绍区块链的科普文,语言要简单,多用比喻。”
具体操作上,你可以这样做:
1. 复制你的原文。
2. 打开AI工具,输入指令:“将以下内容改写为一篇面向中学生的科普文章,风格要生动有趣,避免使用专业术语。”
3. 粘贴你的原文。
AI会做什么呢?它会把“分布式账本”换成“一个全班同学共同记账的本子”,把“去中心化”解释成“没有班长一个人说了算,大家都有发言权”。 这样一来,文章的核心意思没变,但读起来就轻松多了。
这种风格转换的指令还适用于很多其他场景。比如,把一份严肃的商业报告,改成一篇用在社交媒体上宣传的帖子。指令可以是:“将这份报告的核心观点,改写成一条500字以内的微博,语气要活泼,加上一些热门标签。” 还可以把一篇产品说明书,改成一封写给客户的营销邮件,指令就是:“把下面的产品功能介绍,改写成一封有说服力的邮件,重点突出产品能为客户解决什么问题,语气要真诚。”
第二大类指令是“内容精炼与扩展”。有时候你写的东西太啰嗦,或者有时候又觉得内容不够丰富,这时候AI就能派上用场。
想让文章变短,指令可以这么下:“将这篇文章缩减到800字,保留核心论点和关键数据,删除所有不必要的细节和重复描述。” 这个指令很明确,AI会帮你把一些可有可无的形容词、副词都去掉,合并一些意思相近的句子,让文章变得更紧凑。很多新闻机构在发布快讯时就会用类似的方法,快速从长篇报道中提取核心信息。
反过来,如果你觉得文章内容太单薄,想让它更丰富,指令就可以是:“为下面这段文字增加更多细节和例子,扩展到1500字左右。具体来说,在‘市场趋势’部分,补充一些最新的数据和案例。” 这个指令的关键在于,你不仅告诉AI要“扩展”,还指明了在哪个部分、补充什么样的内容。AI会根据你的要求,去它的数据库里搜索相关信息,然后把这些信息融合到你的文章里,让文章看起来更饱满,更有说服力。
举个例子,我之前写过一篇关于远程工作的文章,初稿只有大概1000字,感觉很多观点没有展开。我给AI的指令是:“围绕‘远程工作对团队协作的影响’这一点,补充一个正面案例和一个负面案例,并增加一段关于如何选择合适协作工具的建议。” AI很快就帮我找到了一个公司成功实施远程协作的例子,和一个团队因为沟通不畅导致项目失败的例子,还列出了几个主流的协作软件并分析了优缺点。这些内容我自己去找的话,可能需要花半天时间。
第三类指令,可以叫做“结构优化”。这类指令不侧重于修改具体的文字,而是调整文章的整体框架和逻辑。 一篇文章的结构好不好,直接影响读者能不能看下去、看明白。
如果你的文章逻辑有点乱,可以试试这个指令:“分析以下文章的逻辑结构,并重新组织段落顺序,让论证过程更清晰。先提出问题,然后分析原因,最后给出解决方案。” AI会像一个编辑一样,帮你调整段落的先后次序。它可能会把原本放在文章末尾的结论,提到开头作为中心论点,也可能会把两个讨论相关话题的段落合并在一起。
这种指令特别适合用在写论文或者长篇报告的时候。写长文的时候,思路很容易跑偏,写着写着就不知道自己写到哪儿了。先把所有想到的点都写下来,然后丢给AI,让它帮你梳理出一个清晰的框架,再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修改,效率会高很多。
还有一个很实用的结构优化指令是“生成摘要或大纲”。比如:“为这篇文章生成一个5点的核心内容摘要。”或者“提取这篇文章的标题和小标题,生成一个大纲。” 这可以帮你快速了解一篇文章的要点,也可以用来检查自己文章的结构是不是合理。
第四类是“特定目标改写”。这类指令带有非常明确的商业或功能性目的,比如为了搜索引擎优化(SEO),或者为了适配不同的发布平台。
为了做SEO,你可能需要让文章里包含一些特定的关键词。指令可以是:“将这篇文章进行改写,使其更符合SEO标准。核心关键词是‘AI写作助手’,请在文章的标题、开头、结尾以及段落中自然地出现这个关键词,并增加一些相关的长尾关键词,例如‘如何选择AI写作工具’。” AI会帮你把关键词巧妙地植入文章,同时保证文章的流畅度不受影响。但这里要小心,不能为了堆砌关键词而牺牲文章质量,否则会被搜索引擎处罚。
再比如,同一篇文章,你想发布在微信公众号和知乎上,内容就需要有所不同。给AI的指令可以是:“将以下内容改写成一篇适合在知乎发布的回答。开头直接亮出核心观点,多用设问和短句,段落之间逻辑要清晰,并在文末引导读者进行评论互动。” 针对公众号,指令又会变成:“改写成一篇微信公众号推文,标题要有吸引力,多用表情符号和图片分割线,段落要短,方便手机阅读。”
最后一类,我想把它叫做“创意性重写”。有时候你不是对文章不满意,只是想看看有没有别的写法,激发一下灵感。这时候的指令就可以更开放一些。
比如,你可以说:“用一种更幽默的风格重写下面这段话。”或者“想象你是村上春树,你会怎么描述这个场景?” 这种指令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答案,AI会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版本。 这种玩法不一定能直接用在最终的稿子里,但它可以帮你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。
我曾经试过让AI用“侦探小说的口吻”来改写一篇产品测评报告。结果,产品的功能点变成了一条条线索,产品的缺点则成了“悬案”的疑点。虽然有点夸张,但确实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叙事角度。
总的来说,使用AI改写指令的核心在于“精确”。你不能指望给一个模糊的指令,比如“帮我把文章改好一点”,就得到一个完美的结果。你必须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效果,然后把这个需求转化成AI能听懂的具体指令。风格、长度、结构、目标、创意,从这些维度去思考,你给出的指令越具体,AI就越能成为一个得力的助手。








评论前必须登录!
注册